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深化党内监督的基础性法规,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为压紧压实党内监督主体责任,四川省宜宾市分层分类制定八类党内监督责任清单和系列配套措施,注重用好量化考核这个“指挥棒”,着力构建逻辑严密、责任明确,重点突出、重在日常,考核督查、失责必问的监督责任体系,确保党内监督无盲点、全覆盖、真落实。 清单明责,层层划好“责任田”。按照权责统一、责任明确的原则,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的五大监督主体职责,分层分类细化制定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责任、纪委专责监督责任、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责任、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责任、村(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一线”监督责任和普通党员民主监督责任八类责任清单。清单既聚焦党内监督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容,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等四个要素,又紧紧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明确细化组织生活、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目前,全市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清单化管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4个层级,制定清单8大类2万余份,真正把压力传导至工作一线、基层末梢,形成任务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和可操作的履职手册。 常态履责,完善机制“组合拳”。建立清单公开公示机制,充分依托报刊、门户网站、“廉洁宜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公示各级各类党内监督主体责任清单,广泛接受民主党派、基层群众和媒体监督。出台《上级党委、纪委定期听取下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党内监督工作汇报办法(试行)》,明确党委和纪委每季度要听取党内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党委(党组)一把手每季度要听取同级班子成员和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履行监督责任情况,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到位。今年以来,市委专题听取党内监督责任落实情况2次,市纪委专题听取汇报4次。出台《宜宾市县(区)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办法(试行)》和《宜宾市党员领导干部向党委(党组)会议述责述廉办法(试行)》,把落实党内监督责任情况纳入述责述廉的重要内容,现场接受质询和民主评议,将评议情况纳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宜宾市开展述责述廉23场次,28名县级干部、157名科级干部现场述责述廉并接受质询、测评,反馈整改问题396项。 强化问责,用好考核“指挥棒”。立足抓早抓小,督促党员干部主动履行党内监督职责,积极营造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和加强自我监督的党内监督浓厚氛围,开展党委书记谈廉、分管领导谈责、纪委书记谈纪、支部书记谈心“四谈”活动1000余场次,受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达2万余人次。坚持把党内监督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内容,采取日常巡察、年中检查、专项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加强对履行党内监督责任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督查。今年以来, 宜宾市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00余个。强化责任追究,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内监督职责、纠错整改不力,对发现的问题该整改不整改、该查处不查处甚至隐瞒包庇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宜宾市查处落实党内监督责任不力问题6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6人,真正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